百年传承老萬年•公司简介
  • 清代初期: "老萬年”由史姓人创立于清康熙年间,店址设在东新郭桥东堍(现友联运河大桥一带)逐步发展。清乾隆年间,老萬年金楼在金银业趋于兴旺,将店址迁至胥门内护城河西岸(现万年桥西堍),成为当时苏州规模最大的银楼之一,为庆贺“老萬年”生意兴隆品顺,特于胥门护城河两岸、老萬年金楼旁修建一座三孔石砌台木桥,命名“萬年桥”。

  • 清代后期:史姓后人继承老萬年金楼,店址在胥门内萬年桥西堍,清同治七年(1868年),苏州银楼业成立安怀公所,据史料记载,此时苏州有大小银楼104家, “老萬年”为安怀公所中第一大银楼,实力最为雄厚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“老萬年”携手银楼业复修公所,捐建了丽泽公局,重整业规。

  • 辛亥革命(1911 年)后,苏州大小银楼60余家,老萬年仍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及良好的信誉冠领苏城。民国三年(1914年),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金价下跌,市场金饰销量增加,黄金业颇获盈利。1916年,老萬年金楼由史姓后人转让给舒高莱经营,店址迁至胥门道前街七号,为当时金银业聚处的“金银巷”。同年,“老萬年”召集苏州八大金铺银楼组织毓伦社,民国四年更名为丽泽公所。

  • 1922年 舒杨葛继承祖业经营老萬年金楼,地址仍在原址(胥门道前街七号)。北伐战争后,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社会风尚逐渐变化,年轻妇女时尚短发,传统发饰需求量渐少。“老萬年”创先使用镶金饰工艺,引领市场潮流。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 老萬年”携手银楼业将丽泽、安怀两公所合并为吴县银楼业同业公会。

  • 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苏州市银楼达87家,资本逾500万元的有“老萬年”、“天宝”等9家。1945 年,老萬年金楼由舒杨葛转让孙松卿经营,字号为“老萬年裕记”,店址仍在原址(胥门道前街七号)。日伪期间通货膨胀加剧,市民纷纷购黄金以保值。大多数银楼热衷于黄金交易。“老萬年”在积极开展黄金交易外, 仍禀承优良的传统制作工艺,将包金工艺融入银楼业。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:你是硬,硬的像'老萬年'的金子一样。突显“老萬年”在人们心中过硬的品牌质量与信誉。

  • 新中国成立后: 1949年,根据《华东区管理金银暂行办法》,苏州金银业悉数奉令转业,原金银工艺师逐步转入医疗器械和仪表行业。 “老萬年”由孙松卿转让上海客商威文采,店址迁至上海,将优良精致的黄金苏作工艺在苏州、上海一带以金银作坊的形式经营。1956年初, 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,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,“老萬年”改变了经营模式,合并进入国有金属工艺厂。

  • 2009年,戚春兰沿承家传精致的金银苏作工艺技术,在西园路609号斥资3000万元重新注册“老萬年金银公司”,激活这块“百年老字号”的金字招牌, “老萬年”现为中国商业联合会“老字号”。将传统的金银苏作工艺与现代的创意文化设计理念相结合,将艺术与黄金相融合,向世人呈现一系列匠心独运、 独特韵味的黄金精品和做工精良、品质高纯的投资金品,为人们投资理财、保值增产、招财聚宝开辟一条更为开阔的道路。 “老萬年”这块承载着苏州金银业数百年历史的金字招牌重新焕发着荣光!现在的“老萬年”不仅是一个“百年老字号”,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贵金属投资品牌!

“老萬年”第七代传承人•戚春兰

简介

戚春兰,女,苏州美术院副院长、苏州市沧浪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、苏州老萬年艺术馆馆长、中国民主促进会

会员,民进苏州企联会副会长、江苏省代表,苏州老萬年金银有限公司总经理、老萬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

理、“老字号”百年功勋企业·“老萬年”第七代传承人,中国“苏造黄金”手工艺术大师,中国十佳

民间艺人、江苏省乡土人才“三带”能手。

2009年,戚春兰激活祖上遗韵,恢复老字号“老萬年”字号,成立苏州老萬年金银有限公

司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“老萬年”的发展已迈上了新的台阶,为了更好的将苏作工艺延

续和发展,2013年,成立老萬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。戚春兰是一名手艺人也是一名守

艺人。

戚春兰一直在努力着做一名手艺人,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、缓慢、少量、

劳作,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、技艺、对完美的追求。一辈子总

是还得让一些善意的执念推着往前。每件事未必一定有意义,但

总有热爱它的人去赋予其生命...

查看更多